欢迎进入安徽省生态经济学会!
今天是 2023年 06月 09日 星期五
安徽生态经济学会
学会工作
项目研究 您的位置:主页 > 学会工作 > 项目研究 >
立足新发展阶段 构建长三角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新格局
2021-09-20 返回列表
立足新发展阶段  构建长三角科技创新
一体化发展新格局
都华阳  都宜金  应作兰
 
构建长三角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新格局,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自强自立的重要论述,立足新发展阶段,贯彻新发展理念,构建新发展格局,坚持创新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国家战略中的核心地位,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,从发展与安全的战略高度,一体化推进、多层次布局,着力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一体化建设,形成区域一体化创新发展新格局。
 
深化认识长三角科技创新一体化使命任务。深入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国家战略,着力推进长三角推进科技创新一体化进程,要立足新发展阶段,把握长三角科技创新一体化的历史方位,锚定远景目标、对标强劲活跃增长极、聚焦国家科技战略支撑,深化认识科创一体化使命任务。锚定远景目标,就是锚定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,按照我国科技实力大幅跃升、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,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、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部署,立足新发展阶段、贯彻新发展理念、构建新发展格局,贯彻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国家战略,推进长三角科创一体化,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,坚持“四个面向”,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、人才强国战略、完善创新体系,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,为建设科技强国、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大支撑、贡献长三角力量。对标活跃增长极,就是对标长三角建成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,打造全国高质量发展样板区、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、科创产业基本实现一体化发展、全国重要创新策源地等目标要求,聚焦科技创新一体化,完善基础研究学科布局和研发布局,瞄准国家重大科技项目,推进国家实验室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,率先布局成网新一代信息设施,加快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力度,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,提升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能力,构筑集聚国内外优秀人才的科研创新高地,为全国其他区域科创一体化发展提供示范。立足新发展阶段,开局“十四五”,还必须聚焦国家科技战略支撑。沪苏浙皖心往一处想、劲往一处使,形成合力,站在国家战略高度,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,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,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。充分发挥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龙头带动作用,有效发挥“江苏制造业发达、科教资源丰富”、“浙江数字经济领先,打造全国数字经济新高地”和“安徽创新活跃强劲,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、新兴产业集聚地”的比较优势,集沪苏浙皖之力,勇担时代使命,以“科创+产业”为引领,着力区域创新协同,多层次推进、体系化布局,一体化推进基础研究、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。瞄准国际科技竞争制高点,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,率先在长三角打造体现国家意志、服务国家需求、代表国家水平的科技航母,打造新发展阶段全国原始创新高地和高精尖产业承载区,建成全球影响力的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。
一体化构建高能级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体系。锚定2035年全面建成全球领先的科技创新共同体远景目标,聚焦使命任务,对标基础研究、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,加快多层次布局、体系化建设,在“十四五”基本建成高能级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体系,构建推进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一体化的关键支撑。多层次推进、体系化布局的关键在于:合肥、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(两心)和合肥国家实验室(一室)作为高水平“多航母战斗群”科技创新平台,形成长三角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的第一层次,着力服务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、长三角全球领先的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目标,共同打造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和区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网络,聚焦量子科学、快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、磁约束核聚变、未来网络试验设施、脑科学与类脑科学、空天科技、生物育种等基础研究领域,构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。一市三省多学科、各类国家实验室(不同于合肥国家实验室)、国家重点实验室、国家技术创新中心、国家产业创新中心、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、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重大科技创新基地,以及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、材料科学姑苏实验室、之江实验室、西湖实验室、科大硅谷等为创新载体,共同打造长三角国际技术创新中心及其实验室体系,构建长三角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的第二次层次。聚力扩容省级科技创新“攻尖”计划,瞄准工业“四基”瓶颈。实施重大专项和重大工程攻关,加快突破一批“卡脖子”技术。
二维码
安徽省生态经济学会 电话:0551-63499798 传真:0551-63499798 邮箱:ahshengtaijj@sina.cn 地址:合肥市徽州大道1009号社科大楼
Copyright © 2005-2020安徽生态经济学会 版权所有   皖ICP备17022976号  XML地图